
2009年11月13日
邀請DAD、MOM和妹妹來高雄玩…
感謝老公全程護送
到時已是午後,先補充一下體力...
等兩個蘿蔔頭都放學,先到我們的老地方─真愛碼頭去拜拜碼頭
再到附近駁二藝術特區及自行車學校晃晃
這邊是美麗島站(Formosa Boulevard Station)
原名大港埔站的美麗島站,後改名為「美麗島站」,用以紀念1979.12.10發生在該地的的美麗島事件,本站的設計師來自日本建築師「高松伸」,他將圓環四方做了四個扇型的開口,以白色鋼管依角度變化排列,並用三角型的透明玻璃組合,形成了兩道漸漸爬升的弧型,最後接合在最高處。這個概念要呈現的是「合掌」、「祈禱」,出入口像是一座教堂般,讓人沉思、反省。
美麗島站的地下部份為一巨大的圓型空間,中間穿堂處的「光之穹頂」」(The Dome of Light)由義大利國寶級的藝術大師-水仙(Maestro Narcissus Quagliata)親手繪製並與享譽歐洲一百五十年的Derix工作坊合作製作。光之穹頂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玻璃公共藝術,直徑達30公尺、面積為660平方公尺。耗費四年半創作,結合美麗島事件追求民主自由的過程,表達重生與包容的內涵,水、土、光、火四區塊,代表誕生、成長、榮耀、毀滅,也象徵高雄的海洋與生命間的互動,勾勒出生命輪迴與台灣人的自由民主歷程。穹頂創作主題分成四大區塊 (quadrant),共有十六個小區塊,一千二百五十二扇窗,每面窗有二至九片「窗面」,每面窗面有三至一百片玻璃鑲嵌而成,藝術製作工程規模龐大。其中中間的兩大圓柱,由紅代表陽、藍代表陰,形容陰陽相融、交會成整個世界。
「光之穹頂」之創作理念:
四大主題 |
意向/元素 |
象徵人生輪迴意義 |
水=女人與生命 |
天體:月亮 |
希望之火 |
土=男人與成長 |
天體:地球 |
愛情 |
光=創造與提升 |
天體:太陽 |
共舞 |
火=毀滅與重生 |
天體:蝕缺 |
嘶吼 |
(文章轉載自yam天空新聞網及http://blog.roodo.com/hiroshiken/archives/5660939.htm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