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蓮池潭】
蓮池潭公園位於高雄市左營東南方,面積約87公頃,清代便開發為風景名勝,當時潭中綠荷點點,是清代鳳山八景中的著名的「泮水荷香」。蓮池潭在每年10月舉辦的萬年季活動,自2001年舉辦以來,已邁入第6屆,萬年季是充滿濃厚民俗趣味的活動,結合左營舊聚落著名的天然景觀─蓮池潭以及特有的民俗活動─棋糕對奕、攻炮城、迓火獅等,打造具有南台灣風味獨一無二的熱鬧節慶。而鄰近風景點有春秋閣、龍虎塔、孔廟、北極玄天上帝及蓮池潭公園,潭畔遍植垂柳,景緻秀麗。春秋閣為兩座如寶塔般的春閣及秋閣之合稱,是為紀念關公而建,各有九曲玉欄橋相通,又稱「春秋御閣」。
每值炎夏,荷花盛開,清香四溢,乃有「蓮池潭」之名,且「泮池荷香」列為鳳山八景之一。經政府規劃為蓮池潭風景區,為高雄市民重要休閒遊憩場所,並為國內外知名之勝景與觀光區。蓮潭東岸為寬敞環湖道路,西岸即左營舊市街,聚集各式特產小吃店;南岸由勝利路及新莊仔路銜接,恰好形成一完整的環湖公路。蓮潭每屆晨昏,水霧濛濛,池畔景色秀麗若隱若現,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神秘感。尤其是甘雨潤澤的夏季,潭水盈盈,波光粼粼,加上潭畔的垂柳搖曳,潭面的浮萍與水蓮逐風飄盪,畫面之美如置身於西湖之中。
風光明媚、水域廣闊的蓮池潭是高雄市名聞暇邇的風景區。蓮池潭原名蓮花潭,為康熙四十四年鳳山知縣宋永清所濬修。位於高雄市左營區的東側,南近龜山、北接半屏山,潭長1.4公理、寬約400公只尺,潭面原有75公頃(現今僅剩42公頃)。往昔潭中遍值綠荷,每逢盛開,花香四溢,清代鳳山八景中的「伴水荷香」即指此地。
【龍虎塔】
龍虎塔建於民國63年(西元1976年),於65年完工,位於春秋閣的南方約700公尺處,塔高七層,採佛家七級浮屠之意,每層十二角,採黃牆、紅柱、橘瓦。計分龍禪、虎禪兩塔;以龍喉為入口,虎口為出口,據云:「入龍喉出虎口」為大吉大利之象徵。龍虎身內為通道,龍禪塔內畫有24孝及10殿閻王圖,而虎禪塔內則畫有72賢士及36宮將圖。
龍禪塔內鎮座地藏王,牆壁上畫有中國24孝子插圖,以及代表罪惡之人死後,入地獄時,會遭受十殿閻王審判罰刑圖。
虎禪塔
虎禪塔內座至聖先師,壁上畫有七十二賢士圖及三十六關將圖,頗具教育意義。
龍虎塔的外觀造型,十分生動且明亮,內部刻畫及浮雕,更是別樹一格,此外龍虎塔為慈善所有,塔與十分優美的九曲橋相互銜接,再往北方眺望過去,造型孤立,有如被刀削般陡峭挺立的半屏 山。
塔上風光,遙望春秋閣。
【春秋閣】
春秋閣建於民國42年,古拙的造型,為全省寶塔中翹楚,曾入選為全省十大美景之一。古色古香的亭閣,耀日映水。塔影在湖邊曲柳勾起的漣漪,與潭面逍遙游魚,構成絕佳的圖畫。兩塔間有一道弧形的迴廊,迴廊間築有半月池,放生著有數以百計的靈龜。放生池內築有一座台灣地形的模型,巒峰競秀,鵝巒燈塔雄立南境,島上塑著一條仰首飛舞的蟠龍,四周噴泉弧射,配以五色燈光,瑰麗無比。潭水的兩閣,各為四層八角,雕樑畫棟,臨風玉立,與龜山腳下的舊城殘垣,相互輝映。此二座樓閣,命名為「春秋御閣」。一為「春」閣、一為「秋」閣,用以紀念孔夫子作「春秋」,武聖關老爺志在春秋,做為求道處世的門徑,用以闡揚正義,啟發人心向善,篤行大道,實踐三綱五常之意。

雞蛋冰消暑
文獻參考:
http://taiwan.net.tw/m1.aspx?sNo=0001121&id=2149
http://www.cheap.com.tw/views/KaoHsiung/000007.htm